本報記者彭德倩徐瑞哲
  正值滬上十餘萬大學生找工作的“黃金季”,“難不難”再度成話題。高校畢業生就業,為何年年稱“難”,又有何緩解之方?根據教育部要求,上海多所高校已陸續公開 《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》。就此,記者結合各方數據、多家視角,一一細讀,深處追問。
  增量和結構矛盾是道“坎”
  “從總體看,我校畢業生就業主要地區在東部,共有4351人,占就業學生的92.63%。除上海外,就業最多地區分別為江蘇省、浙江省、廣東省和北京市”,這是上海交通大學就業質量報告傳出的信息。同濟大學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徐迅認為,大學生就業年年“喊難”的最主要因素有二:逐年遞增的畢業生增量,以及地區差異導致的結構性供需矛盾。
  數據顯示,2009年,我國應屆高校畢業生首次突破600萬人,此後畢業生數量逐年增長。去年,全國高校應屆生共699萬,比2012年增加19萬人;今年再增28萬人,首次“破七”,達到727萬。
  與此同時,由於我國東西部發展程度不一,相當一部分畢業生選擇在東部沿海地區發展,加劇了局部地區的競爭態勢。據權威中介組織調查,北京、上海與深圳繼續位居2014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熱門城市前三位。就上海而言,受種種因素制約,畢業生獲取外省市需求信息的渠道依然不夠暢通,赴外省市求職成本也相對較高,多數畢業生仍選擇留滬。
  不過,近年來非上海生源畢業生回原籍地或其他地區就業人數逐年上升,從過去的10%左右升至現在的30%。許多高校多方努力,引導更多優秀學子赴中西部、基層等更加適於發揮所長的單位就業。復旦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就顯示,2013屆畢業生中赴西部、基層和國家重點單位就業的人數較以往有明顯增加,其中西部就業176人,同比增43%。
  部分高校面臨“擠壓效應”
  校際差異,也導致學生、家長就業難易感受的不同。
  從各校報告給出的去年就業數據看,呈現“兩頭翹”態勢。復旦大學去年總體就業率為96.85%,比上一年高3.15個百分點。赴世界500強企業的畢業生總數達687人,占所有赴企業就業人數的26%。本市另一所“985”全國重點高校華東師大覆蓋各類學歷教育,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94.45%。 下轉5版
  (上接第1版)其中研究生就業率93.36%,本科生95.30%,高職生最高為97.94%。另一方面,一些老牌民辦高校也以其自身特色,給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就業率。目前,民辦高校數量占全市高校1/3,約30所。來自市民辦高校黨工委的數據表明,以年度就業率排名,滬上位列前16名的民辦高校就業率均超95%。也就是說,至少半數民辦高校就業率均達到全市就業率平均水平以上。如上海建橋學院連續 3年有所進步——2011年98.8% ,2012年 99.37% ,2013年99.6%。校長潘迎捷教授說,與公辦名校半數左右的升學深造率相比,民辦高校直接就業學生占九成以上。“學校引導學生建立務實就業觀,畢業生們適應性增強,對企業胃口。”
  同時,部分市屬高校的畢業生明顯感受到“擠壓效應”的影響。去年同期市教委公佈的數據顯示,本市高校畢業生中,985、211高校畢業生簽約率較前一年情況穩定,高職專科院校甚至小幅上升1.2%,就業崗位受到擠壓的是非985、非211的市屬高校。這一情況可能在未來延續一段時間。
  一位負責學生工作的老師道出了市屬高校普遍困境。近年來由於製造業整體崗位需求減少,學校機械、通訊、電氣工程、汽車信息管理等專業就業都受到一定程度影響。與此同時,由於崗位總量減少的關係,一些985、211高校的畢業生就業更加急切,進而擠占了原本屬於市屬高校學子的就業空間。
  “數據恐慌”需要冷靜看待
  專家指出,就業之“難”中,虛火也不少。每一年爆炒所謂“最難”話題,對推進就業、提升高教質量反成掣肘。記者採訪某大學二級學院副院長,他反覆說,“有的專業現在簽約率較低,是暫時情況,千萬別寫哦,否則招生招不到了。”
  市教委公佈截至4月中旬的最新就業數據顯示,滬上應屆高校畢業生簽約率為29.3%,與去年同期持平。由於每年升學、出國、創業與直接就業的畢業生比例約“三七開”,加之考研人群完成錄取後將帶來5到10個百分點的就業增量,因此滬上大學生簽約率實際上已接近70%的一半。上海高校應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多年維持在95%水平,今年畢業生總量也與去年的17.8萬保持一致,顯現持續穩定就業形勢。
  上海財經大學發佈的今年一季度及去年四季度“上海市社會經濟指數”中,就業評價指數和就業預期指數繼續上升,且幅度較大。其中,今年一季度就業評價指數113.8點,達到歷次調查的最高點;而就業預期指數環比同比增加9.8點,處於較高點位。
  財大應用統計研究中心主任徐國祥教授認為,當前大學生就業確實面臨不少難題待解,但也應看到“利好”。從國內經濟發展看,經濟企穩伴隨投資增加帶動了就業,中小民營企業的用人需求較去年同期也出現了小幅增長,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壓力。今年,本市還啟動了“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”,把未就業者納入就業見習、技能培訓等就業準備活動,並對有特殊困難者實行全程就業服務。因此,如何看待就業之“難”,需要科學、理性地認知,否則可能形成盲目的“數據恐慌”。
  業內人士指出,與其為一個“難”字過度糾結,各方不如沉下心來,積極應對。畢業生自身應調整觀念,與全社會共同來解這道題。高校在專業佈局、學科設置方面究竟如何與社會需求對接,找準“榫頭”?同樣值得深思。
  (原標題:年年稱就業“難”,到底難在哪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b80wbtyp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